太子奕纬心里都快憋出了内伤。
赶紧用手捂住嘴巴,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控制不住,就会酷酷酷的笑出声来。
精明的道光皇帝,又如何,看不透他在干什么,恼羞成怒的吼了一句:
“难道朕说的没道理吗?”
……
伸手给道光皇帝倒了杯茶。
太子奕纬摇了摇头:
“皇阿玛,话不是这样说的。
先不说这个女王,已经有了一个德国的丈夫。
而且她的这个丈夫,压根没什么实权。
更不要说,她与皇阿玛年岁相差过于悬殊。
双方言语也压根不相通。
就说这英国女王此人,心智高傲,甚至不逊于武则天。
像这种人,又怎么会甘居人下呢?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是皇阿玛把她迷的团团转。
英国女王也同意下嫁,屈尊做一个妃子。
可她手底下的英国大臣和百姓,压根就不会同意。
甚至换一个女王都是有可能的。”
……
听到儿子这般讲,道光皇帝多少还是有些不甘心。
“原来如此,倒是朕有些想当然了。
如今我大清与英国交恶。
两国一战怕是免不了了。
你做好了万全准备了吗?”
……
闻言微微一愕,太子奕纬摇了摇头,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皇阿玛恕罪,儿臣而还是那句话。
虽然枪械厂和化工厂加班加点的拼命赶工。
也只能说勉强防守。
但如果要真做到万全,真的做到不败之地。
还是需得花大力气,投资海上造船厂。
要知道如今的英国,他们已经可以造海上战列风帆舰。
每艘战列风帆舰,上面可以布置高达上百门大炮。m.bimilou.org
而我们虎门,一个炮台也就一尊炮。
一旦发生对战,一尊炮又怎么敌得过,他们上百门大炮的齐齐轰击?
即便能够堪堪抵挡。
可英国人,一旦发现我军守备森严,而放弃进攻虎门。
势必会开着大船,沿着我大清沿海一带伺机骚扰。
到那个时候,只怕是我大清要陷入多事之秋。
从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到山东到直隶,这沿海的海岸线何止千里?
总不可能在每座城镇上,都布下重兵吧?
一来,如此耗费钱粮人力不说。
二来嘛,也容易让地方汉人,掌握着过多的兵权。”
道光黯然点头,默然无语。
之前自己,裁撤掉了他的产业园计划中,就有海上造船厂。
可眼下英军要打过来了。
整个大清却拿不出像样的大船,予以对抗。
一旦英军,搞个打游击战术。
对沿海各个城镇,抢了就跑,那么大清将会只能望海兴叹。
一想到这。
道光便有些懊恼起来。
但这种笨事是自己干的。
先不说在自己儿子,太子奕纬面前有些子难为情。
可偏偏这种事,还必须得认真面对。
一时间,父子二人纷纷默然无语。
齐齐望向了旁边的电宫灯,发呆不语。
……
而太子奕纬想的事情反而还要更复杂。
鸦片战争之所以能够输两次。
不光是因为大清的火器普及率低,质量不过关。
士兵们的士气和战斗意愿极其低下,将领们望风而逃。
输掉两次战争,还有一个更要命的体制问题。
……
那就是大清有史以来,从建国开始。
历代清朝皇帝,就对汉人势力倍加提防。
整个清朝的军事力量都集中在京城。
次一点的就是边境和要塞。
至于东南,江南以及云贵川,两湖两广一带。
基本上只留了一到三千人的绿营。
这些一到三千人的绿营部队,抓抓贼,维护一下治安倒还可以。
要想奢望更多,那纯粹是扯淡。
而这些绿营部队,设置的本意就是为了地方治安。
而非御外。
甚至在清朝历代帝王的设想之中,压根就没考虑过,海上来的敌国势力。
这也就造成了,后来的英国两次发动鸦片战争,大清会输的一败涂地。
当然还有一个更明显的例子。
也就是后来的太平天国,也是正因为这个原因而快速崛起。
在整个江南一带,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快速壮大,并夺得了江南半壁江山。
正是因为,清朝的兵力布置,历朝历代都如此设想。
……
眼下大清没有像样的海上战船战舰。
仅靠一些运河上的小船小帆。
又如何能够与英军匹敌呢?
虽说自己眼下已经在连连布局。
把广州虎门经营的铁桶一般。
但是架不住。英军开着大船,沿海满地跑。
毕竟历史上的英军也是这么干的。
这不由得让他更加焦急了起来。
……
低头沉默不语的道光皇帝,终于鼓足了勇气。
抬头看了看这个为国事操碎了心的儿子:
“太子啊,你如今奉命监国,海上造船厂一事。
你就看着办吧,只要不从国库抠钱,啥都好说。
英军准备钱粮和兵马,不是还有七八个月吗?
你让福建造船局,招人扩建。
尽快地打造一批海上战舰。
绝不能让英军,大摇大摆的在沿海城镇晃来晃去。
否则我大清颜面何在?
我中华正气何在?
你是太子,眼下代朕监国。
抗英一事,你全权负责。
要权也好,要人也罢。
朕,一并允准。”
说完便落寞的转身,缓缓扶墙而去。
留给了太子奕纬一个凄然的背影。
……
道光皇帝一边扶墙走开一边,苦笑的自嘲。
刚刚继承大位之时。
自己何曾不像所有年轻帝王一般?壮志昂扬。
可这个国家在自己手里。
越治理越糟糕。
越糟糕越愤怒。
越愤怒就越混乱。
简直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眼下的英军还没开始正式开战呢。
虽说还有至少七八个月的时间,让自己准备。
但他也知道,自己留给太子的。纯粹是个烂摊子。
真要算起来。
怕是自己百年之后,多半也会得到一个昏庸之君的评价。
甚至道光皇帝都不敢想象。
百年之后,将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庙号呢?
是清平宗?
还是清神宗?(神,莫名其妙,不知道该怎么说)
……
罢了罢了。
自己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全力去栽培太子。
希望这大清在太子的手里,能够恢复祖辈的荣光吧。
……
一连几个月都是焦头烂额的。
英国还没打过来。
湖南的捻军一直都没消停过。
而坐镇军机处的太子奕纬,这些时间一直都没闲过。
一边积极的忙碌着调兵遣将。
一边派户部尚书陶澍为钦差大臣,由他亲自押送粮草,前往湖南赈灾。
并让官员们,对湖南的叛军展开了心理战。
但凡肯弃暗投明,脱离叛军的百姓。
一律现场发粮,并且不追究过往。
……
同时,下令湖南各县各府,严格执行坚壁清野。
以免叛军的势力越加扩大。
毕竟太平天国席卷半壁江山的教训,太让人深刻了。
成都将军和江宁将军,也纷纷向湖南中部靠拢。
压缩叛军的生存空间。
但考虑过这两支部队,并没有经历过多少大战。
太子奕纬不得不严令他们,不得随意出战,只是负责固守和压缩战略空间。
围剿一事,由开绍,奕山负责北面进攻。
至于水师提督关天培,游击将军桂明。
则从南面,北上湖南。
一南一北,形成夹攻之势。
开绍一马当先,冲入湖南后,便连下三城。
极大的鼓舞了清军的士气。
奕山虽说有些不大成器,但和刚成立的捻军部队,也打得有来有回。
……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捻军,进入湖南后煽动百姓造反。
手上除了粮食多。
兵器什么的,还真没缴获有多少。
一群流民,又不会自己造。
基本上遇着官兵就会大规模的溃散。
压根无法形成太多的抵抗能力。
……
清军合围第3个月后。
随着关天培和桂明的加入战场。
整个湖南的战事,呈现了一边倒的局势。
这些只是为了混饭吃的捻军士兵。
顿时便被打得昏头转向。
只见清军,一个个端着一根根木棍。
噼里啪啦的,不知道放鞭炮还是什么的。
而己方,只能看到一排又一排的士兵纷纷倒下。
时不时还会扔几个铁坨子铁疙瘩过来。
一扔过来,就是炸死一大片。
紧接着便能听到关天培的一声声大喊:
“朝廷有令,降者不杀。
愿归降者,赐米分田,概不追究……
擒杀捻军首领者,不计过往,立地封侯!”
一声声呼喊声,传遍了整个战场。
诸多捻军将领,纷纷感受到了身边人,投来冷冽的目光。
就像是一个饿久了的人,看见白花花的馒头一般。
通红的双眼,分明布满了血丝。
……
其中一个将领,冷不丁的,就感到自己一阵头晕目眩,整个天地好像都在快速翻转。
紧接着,便感觉到自己脑袋脱离了躯体,腾空翻飞。
一个农民抓起捻军的首领的脑袋,便冲向了官兵。
一边冲着一边大喊:
“我杀了他们的大将军踏破天,我要归诚,我要归诚……”
还没来得及高兴。
斜刺里忽然杀出了一个捻军首领,骑着一匹快马。
长长的一杆红缨枪,便直接穿透了这个农民的胸膛。
这捻军首领,傲然的挺起胸膛,冷眼看了看自己身后的士兵:
“谁敢投降官兵,就是这个下场!”
……
忽然。
关天培麾下的,一个普通乡勇冲了出来。
哇哇直叫,便拿起手上的关刀,远远冲上去,就砍翻了这个捻军首领。
这个乡勇砍死了捻军首领,嘴中还狂妄的大喊:
“广西曾天养在此!(1795年生,太平军悍将)
谁敢不服?”
……
如此神勇。
众多被捻军裹挟的百姓,毕竟大家只是混口饭吃,哪敢上前?
……
捻军首领一死。
整个捻军顿时大乱,这些个被捻军裹挟的百姓,纷纷四散而逃,像无头苍蝇一样慌不择路。
关天培拔刀一指。
几路大军纷纷倾巢而出。
毫无悬念的便控制住了战场。
湖南捻军作乱,就此落下帷幕。
……
消息传到了圆明园。
太子奕纬顾不得天色已黑。
兴冲冲的便跑到了道光皇帝床边。
向他汇报这个喜讯。
……
听到湖南捻军,几个月内便快速平定。
高兴的鞋子都没穿,便跳下了床。
激动的握住这一份战报。
连连高兴的喊了好几声,好好好。
看了看眼前的儿子,道光皇帝满心欢喜:
“不错不错,太子近段时间以来,布局得当,指挥有方。
这大概是我大清平定叛乱最快速的一次了。
相关将领的论功行赏,出来了吗?”
……
一听这话,太子奕纬不由的黯然低下头去:
“诸位将军,破敌有功,儿臣都已经让兵部做出了相应的论功行赏。
唯独这个广西乡勇曾天养,儿臣不赞同封赏!”
道光郁闷的扶起老花镜,朝着儿子翻了个白眼: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有功为何不能赏呢?
左右不过是个侯爵罢了,该给就得给。
你不能学阿玛,这样舍不得,那样舍不得。
阿玛是以前穷怕了,生怕自己衣食起居铺张浪费了,会给国库带来压力。
此次湖南捻军作乱。
朝廷前头不是有言在先吗?
临阵倒戈者,既往不咎。
擒杀捻军首领者,立地封侯。
你是太子,怎能说话不算数?”
……
奕纬有些委屈的看了看道光皇帝。
总不能直接的告诉他,这个曾天养是未来太平天国的悍将吧?
只是面对道光皇帝的追问。
眼下太子奕纬,也只好打落牙齿活血吞。
希望被清廷封侯的悍将曾天养,有了高官厚禄,应该不至于会造反了吧?
……
见儿子无奈点头答应。
道光皇帝也一时间猜不透,这个儿子究竟在想什么?
只好宽慰着他说道:
“以前,朕见你用人,从来都是不拘一格。
怎么这一会儿,反而变得有些缩头缩尾?
这可不是你的风格呀。
算了算了,也不说你了。
给皇阿玛讲一讲,湖南眼下怎么样了?
你让陶澍治理湖南官场,进展如何?”
……
扶着这个糊涂老爸道光皇帝坐下。
太子奕纬微微弯着腰说道:
“皇阿玛,陶澍此人,您是知道的。
是个不可多得的能臣干吏。
到湖南短短一个月,便协助关天培开绍等人,平定了湖南的捻军作乱。
紧接着署理湖南大小事务。
让湖南众多乱民归乡,开垦耕种。
安置流民,效果斐然。
……
先前贪墨粮草的众多湖南官员,有四成被捻军杀死。
而陶澍到任后,又有多达三成官员,下狱的下狱,被罢免的被罢免。
整个湖南的官场习气,已经焕然一新。
陶澍还向朝廷请旨,请求朝廷多派名医,消除瘟病。
并且疏浚河道,组织百姓恢复春耕。”
……
道光皇帝听得直点头:“陶澍是个干吏呀,不过湖南一带官员空缺过多。
朝廷要再委派新官到任,需得好生斟酌。
品行不端者,万万不可。
眼下的湖南刚刚平定,万万不可再出什么乱子了。”
……
“是!皇阿玛!”奕纬毕恭毕敬。
道光皇帝将捷报还给他,语重心长地叹了口气:
“前几个月的时候,你让广东海商留意英军动向。
如今半年过去了,英军何在?”
奕纬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份飞鸽传书,地到了道光皇帝面前:
“按照前方来报,英国的战船如今已经越过了马六甲海峡。
现在在越南南海一带。
如果不出所料的话。
到下个月的时候,英国的战船……
就会剑指中国。”
……
道光皇帝听的愤怒不已,一拳狠狠砸在桌子上:
“区区半个四川大的英国,竟然也敢捋我大清虎须,实在是狂妄。
我大清建国200年来,还从来没受过这样的挑衅。”
……
说完紧紧的抓住太子的手,激愤的言语,掷地有声:
“朕如今,虽抱病在床,无法摄理朝政。
为今之计,只好拜托太子你了。
太子你可有信心,全权负责抗英一事?
英国人嚣张如此。
这一战,不但要打,而且要打赢!
更要打出咱们中国人的威风!
打出咱们中国人的志气!
太子……
你可有信心?!”
……
太子奕纬,单膝跪地。
眼眶湿润的望着道光皇帝:
“皇阿玛尽管放心,
只要有儿臣在,断然不能让英军得逞。
这大清1,300万平方公里锦绣河山。
绝不会在儿臣手里失去一寸!
中华五千年来的血勇和正气!
儿臣都会一一让它,展现在世人眼前!
有我在!中国在!
……”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星星阅读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星星阅读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星星阅读app为您提供大神卖抱小浪君的家父道光帝
御兽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