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言想着今日下山太早,也不知道昨夜下了雪后院的树木如何了,略作休息,就出了房门,去了后院。
整个后院占地数亩,并没有修建围墙。妙言还是沿用第一次修整的方法,在后院边缘种植了铁篱笆、野蔷薇等带刺的植物。
如今才三年,这些植物如今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刺墙。现在是冬日里,只能看到铁篱笆、野蔷薇粗壮的藤蔓细密缠绕着,覆盖着一层薄雪。
再过几个月,到了春夏,篱笆上的野蔷薇、金银花盛开了,芳香扑鼻,蜂蝶飞舞,也可算是一景。
从前后院的池塘填了后,妙言也没打算重修。薛亦恒前前后后在山上跑了十余日,和成跬从山上挖了沟渠,引了活水进园。
这条沟渠不过一尺深,二尺宽,从后院绕过,主要是方便浇园。
妙言也是那时才知道,从前白云观的荷塘也是从后山引了溪水进来的,不过十年前,那条水渠被人断了。
结合着曾经干枯的荷塘,还有被烧掉的整个后院、前院那些漆黑的断墙,妙言绝不相信十年前的大火只是一次意外。
那个时候,整个白云观的人都被押在大牢,是谁失的火?这真是细思极恐。
如果不是复仇,就应该是有人要寻找什么东西。当年的人基本死绝了,自己年幼逃过一劫,如今想必也没有人再来为难自己。若是对方找什么东西,荷塘都曾被断了水流,掘地三尺,他们要找的,要么找到了,要么对方也死心了。
当年一场大火,后院的花草树木大多被烧死,只有奉贞元君亲手种植的银杏树安然无恙。除此以外,还剩下了一棵梅树和一片翠竹。
那棵梅树下曾经埋了死人,妙言看着觉得瘆人,第一次整园的时候果断拔了。
那一片翠竹,在白云观最穷苦的时候,妙言砍下来扎过扫帚,基本卖不出去,一怒之下也全砍了。据说是名贵的湘妃竹,可惜当初砍得太过干脆,之后再也长不出一根竹笋来。
银杏树扛住了那场大火,树身笔直,枝叶繁茂。后来妙言才知道,居然是奉贞元君亲手种下的,不由得暗自得意:“自己就是有眼光,一看这树长得就气势非凡,没有胡乱砍伐。”
二年多前,薛老太爷和薛老夫人亲自上山来看这棵树,陪同的有薛家大老爷夫妇、薛亦恒、薛杨氏。
年逾七十的薛老太爷抱着这棵大树,不顾儿孙在场,如同见到久别的母亲,嚎啕大哭,后来还是薛老夫人劝了良久,才止住哭声。
当初奉贞元君种这棵树的时候,薛老太爷也不过三四岁,如今七十多年过去了。
这样一棵有特殊意义的树,这二十来年,薛老太爷却未曾上山看上一眼,可见当初薛家和白云观的积怨并不简单。
这几年妙言辛苦支撑白云观,薛亦恒主动和她结交,薛家暗中观察妙言的行事和人品,好在妙言也并没有让薛家失望,也因此得到了薛家的支持,重建了白云观,同时也解了薛老太爷的心结,让他得以再次踏足白云观看望这棵几乎和他同龄的银杏树。
薛老太爷有着急眩晕的毛病,就是现代所说的高血压。妙言当下就对薛老太爷和薛老夫人道:“这银杏树又叫白果树,树叶经过炮制,老年人泡茶饮用,可预防头晕目眩。等我采上一些制好了,过几日,给老太爷试试可好?”
薛家对白云观和妙言释放了善意,妙言也不吝于和薛家建立交情。
薛老夫人非常高兴,连忙称谢,又道:“这树太高,你们采摘不太方便。小七,你上去,给你祖父采些叶子下来。”
薛亦恒听着祖母叫自己,愣了一下,不满地道:“祖母,我这新上身的袍子,还是二伯母从京城带给我的新样式,这上了树,还能要吗?”
薛亦恒今日上山,穿着月白蓝边的圆领长袍,窄袖、束腰,绣着碧色的翠竹,衬得他身姿挺拔又干净利落。
薛老夫人抬手拍了他几下,佯装生气地道:“衣服值钱,你祖父值钱?你也别糟蹋了好东西,衣服脱了再上去。”
薛亦恒还要说什么,薛老太爷凉凉地道:“道家没有男女之说,妙言道长也不在意,你还忸怩什么?”m.bimilou.org
薛亦恒和妙言对视了一眼,妙言无奈地道:“薛居士能上去采些树叶当然最好。只不过这树太高还是安全要紧。晚些时候,把镰刀绑在树枝上,我和师兄勾些树叶下来还是可以的。”
妙言刚一说完,薛亦恒就脱了外袍丢在一旁道:“还是我去,这上树可是我最拿手的本事了。”
话音未落,看薛老太爷捡了地里的土块就要丢过来,薛亦恒赶紧甩了脚上的鞋子,刺溜几下上了树。
这身手,看得妙言目瞪口呆,薛家众人却是习以为常。
薛老夫人和薛老太爷看薛亦恒上了树,一个劲地让他小心些,莫要弄伤了这棵宝树。
哎!这嫡亲的孙儿还没有树值钱,薛亦恒一边感慨,一边小心地采了树叶丢下树来。
“这树什么都好,就是几十年了,从来不见结果。”妙言捡着树下的叶子,感慨道。
薛亦恒听得直翻白眼,插嘴道:“这方圆数里仅有这一棵雌树,再无其他雄树,如何结果?”
妙言怎么忘记了这茬?
薛老夫人看树叶采得差不多了,催着薛亦恒赶紧下来。
薛亦恒后来寻了几棵银杏树苗,送上了山,妙言把这些树苗种到了后院外的山上和大殿前。
如今整个后院银杏树只有这么一棵,再有就是当初傻姑从山上扛下来的山梨树、柿子树、板栗树了,这几棵树也活了,长势还不错。
如今,奉贞元君种下的银杏树周围被清理出一块地方,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石碑上刻的是一篇赞美这棵银杏树的赋,作者正是当朝状元——薛然。
“谁怜流落寒山上,冰肌玉骨未肯枯!”乃是这篇赋最妙的两句,常让前来瞻仰的文人反复吟诵赞不绝口。
三年前,妙言重修白云观,动了给这棵银杏树立碑的念头。薛亦恒沉思了片刻,道:“你等着!”就去了省城,回来时拖着他的亲弟弟薛然。
薛然过了乡试,本来开开心心的准备来年的春闱,不妨被亲哥哥拖了出来敢怒不敢言。到了小寒山上,看到眼前满树金黄的银杏树,眼睛也直了,嘴巴也合不拢了。
几乎没做太多思索,薛然提笔一挥而就,一边辞藻华美的赋跃然纸上。
大周自开国以来,已有一十五年,最初十年朝廷忙于南征北战,所有选拔人才都是通过举荐。
大周朝建元十三年,开了本朝第一次科举,建元十四年春闱,薛然高中状元。
消息传来,妙言看着后院银杏树前雕刻好的石碑,忍不住去问薛亦恒:“你当初是怎么想到让你家十郎来写这篇赋的?”
薛亦恒正研究手中的机括,头都没抬:“不是我自夸,我十弟不中状元,凭着他的才华,迟早也能闻名天下,让谁写,能有他写得好?”
得!这还是个炫弟狂魔!妙言赶紧道:“那是!本朝第一位状元亲笔书写的银杏赋,白云观赚大发了。”
“嗯!”薛亦恒抬起头,补充道:“我十弟也不亏,不中状元,这一篇银杏赋也足够让他名扬天下、声动朝野!哈哈!”
随着大周朝第一位状元的诞生,白云观后院这棵古树也出了名了,不少人专程前来瞻仰。文人墨客、贵族、平民都想来看上一眼元君仙树,这棵树如今已然成了白云观的一处名胜。
来瞻仰的人太多了,这全天自由开放是不行的。整个道观就三个女道,这男人进进出出白云观,确实多有不便。
妙言想了一日,定下了规矩。
白云观后山的元君仙树,每月初一和日十五开放瞻仰,时间只能是巳时到申时。
瞻仰仙树的香客四十人一组,全程由白云观安排的人陪同,从后院的篱笆门进入,每次不能停留超过半个时辰。
仙树前不许烧香烧纸,但是可以献上瓜果、糕饼跪拜祈福,这些瓜果、糕饼次日就会有白云观的女道遵循慈航天尊的法旨,送下山赠与孤寡。
仙树周围数丈围了栅栏,香客不得攀爬靠近仙树,不得采摘仙树的叶子,不过掉落地上的树叶是可以拾取拿回去做纪念的。
这些规矩妙言不得不定,要是哪一天有人在树干上刻上某某到此一游,妙言得气死。
地上的叶子可以捡,但是不能让人碰树干,不然有人为了落叶拼命摇晃,这古树长得再好,也禁不住糟蹋。
每过一段时间,妙言会采摘新鲜的银杏叶炮制成药茶。银杏叶入药,必须经过特殊的方法脱苦脱毒才能泡水饮用,对老年人软化血管,预防高血脂高血压都有好处。
银杏叶的入药方法,在前世并不是什么秘密。陈老还在世时,妙言曾经偶然提起这棵银杏树的时候说起来,这让陈老非常惊讶。
中医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的诊断并没有西医那样的准确,这个时代的病例虽然多,可是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还是有限的。只可惜陈老走得太早了,所以白云观如今只有炮制银杏树叶泡茶这个单方。
这棵银杏树既是元君种植,本身自带药用,如今可是白云观的镇观之宝。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星星阅读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星星阅读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星星阅读app为您提供大神锈剑承念的非正经女道士妙言
御兽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