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楼>其它小说>从明朝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十二章 远洋贸易
  关于反贪的纷纷扰扰,并没有让朱棣有太多烦恼。

  因为朱棣只有两点要求,第一,犯了事的,查实了的,那么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没有法不责众的说法。

  第二,在城里大肆招人,只要符合要求的,各个方面的人朱棣都需要,小到厨房伙计,大到生意管理。你要你敢来,朱棣就敢要。这是一场朱棣对北平人才市场的割羊毛。

  趁着这次大换血,朱棣尽量把优秀人才往自己手里招。接下来朱棣还有很多项目要正式开始,他正是缺人才的时候。

  ……

  把这些事情放在一边。

  这两天,出去近有一个月的收购船只的小组也都陆陆续续地回来了。这也标志着朱棣手下正式拥有了第一支船队。目前各个船只将陆陆续续的开完天津,停在天津港口等待安排。

  并且朱棣为了避免麻烦,在买船的时候都是连着水手要了过来的,除了小部分死活不干的,绝大部分都跟着船一起过来了,毕竟跟着王爷干活还是很香的。总体来说虽然价钱高了点,但是给朱棣减少了不少的麻烦。

  等船只陆陆续续的到达天津港口,接下来就是对船只进行一定的改造工程了。

  其实这个时期福船的技术水平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对于已有船只来说,最主要的就是风帆改造,把朱棣主要是综合后世的发展,小改一下风帆及风帆的控制系统,加入一些后世方向的成果并不会大改。

  只是让他们性能更好的同时,让它们更能适合远洋航行。不可能说把福船能改成盖伦船,飞剪船等,这是不可能的,单单说长宽比,福船长宽比二点几,盖伦船的长宽比一般都在四以上,更别说长宽比更加夸张的飞剪船了,而且就算不考虑长宽比,也要要改龙骨、干舷高低和水密隔舱。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这样改还不如新造一艘省事。Www.bimilou.org

  整个福船改造的项目朱棣并没有插手太多主要是朱棣也不是很懂,朱棣只是找一些后面几百年的先进技术的思想,整理成资料发给各个船匠。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

  虽然朱棣有七八条大船,但是由于朱棣开始在全国各地大肆挖人。导致朱棣的造船队伍很是庞大,说实话,目前养着这些船匠太多了,着实有些浪费。但是朱棣并不在乎这几个钱,朱棣要求的是所有人在没有船造的时候都去学技术。并且做一下技术验证工作。

  目前朱棣的小型水力水电站还没有建造起来。计划的学习电焊、造钢铁船更是无从谈起。起码还需要两三个月才能有试验型电焊机出来。

  现在朱棣就只有把他们都赶到天津造船厂去改装朱棣的船队。哪个组的先进,哪个组就拿奖金,五百两,说多也不多,跟几万两的船队比起来可以说是九牛一毛,但是说少也不少了。虽然按照大米等值来算,才三十万,但是在这个物质远远没有后世丰富的时代,对一般的人来说,在心目中的实际价值还要乘以十。

  当然,朱棣那这么多钱出来,也不是他傻,主要是后面肯定还有大批的福船需要改造。朱棣短时间不大可能大规模的用上钢铁船,而且就算朱棣全面进入钢铁船时代了,民间还有大批的风帆船,他们想要在远洋贸易中分一杯羹,看到了朱棣改造后的船的性能后,大多数都还是会改造一下的。

  不说船速带来的效率提升,单是一到大海上,船和自家的身家性命都绑在了一起,而且一艘船可是要大笔大笔的银子才能买得起,所以如果可以往好的方面改造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这就是你可能会赚,但我朱棣永远不会亏。

  ……

  朱棣把所有的船匠、学徒分成几个大组,由技术最好的几个人领头,共同来做这个项目,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大家都人生面不熟的,谁知道谁的技术好?那朱棣也就只能根据他们原来工作的地方划分了,每个地区技术最好的人领头,再不服的话,那就谁以前工钱高,谁就领头。

  虽然开始有些磕磕碰碰,但是在高额奖金的诱惑下,每个人的劲头都还是非常足的。毕竟银子就在前面吊着,不想努力都不行。说句实在话,现在拼一把,基本就可以实现自己的财务自由了,谁不想拼一下?

  目前也有二十天左右了,组里面也都磨合得差不多了,也拿出来了一些初步改造方案,当然现在大家还没有完整的方案,朱棣决定大家的方案一起先拉出来溜溜,几个组互相评审,其实是就是互相挑刺的过程。

  如果在方案上出现明显的施工缺陷,或者是又缺陷,但是后来又解决了,那么就过了,直接去现场变改造边完善,每个组一条船。

  两个月后,谁的工程质量好,并且整个系统方便易用、效率高,那以后就采用谁的方案。几百两的奖金一分不少的发下去。至于其他的小组,朱棣会看情况是不是发个安慰奖。

  ……

  按照这样的计划,两个月后船队就能启航。根据朱棣的安排,船队会先装一些高附加值的货物,比如玻璃,陶瓷等,卖往日本,在回程的时候,由一艘船拖着日本买的货物、银子回到天津,而剩下的几艘船则是在横滨补给满物质,通过横滨,跟着太平洋洋流,去往美洲。

  其实不要把中国到美洲之间的距离设想的过于遥远,实际上中国至美国,现代轮船航行仅需半月。

  而且至南北美洲之间均有岛链相连,距离大都不过几十公里,肉眼可及。加之两地之间的暖流还有流速快、流量大的特点,就像日本暖流,其日均流速可达12—24海里。再加上常年西风带,从中国至美洲,中国古代帆船横渡太平洋按照比较慢的速度来计算,也仅需约3个月。

  除此之外,暖流一线降水丰富,鱼群也随之漂游,所以食物并不匮乏。

  就说在1955年,周传钧等驾驶一条福建方头平底木帆船,从基隆港出发经横滨,6月17日再由横滨趁暖流横渡太平洋,于8月8日抵达旧金山,仅历时53天。这可以直观的看出这个航行的难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了。

  当船队到达美洲后,大概会在那边花费两个月左右时间,根据朱棣画出的地图,大致探索南、北美洲的沿海部分,再找到一些稳定的货物来源,收购相当数量的橡胶树种子、土豆、玉米、红薯、番茄、辣椒……

  然后回程,到时候说不定能赶上第二年的春耕,赶上种玉米的季节。而且以燕京的气候,农历三月份也能赶着种上一季土豆。

  至于橡胶树,只能运回来了再往海南运,种在海南,同时还会在东南亚雇佣当地人大面积的种植。

  ……

  安排完这些事情,又拨出去了一大批银子后,朱棣就可以等着八九月份的收获了。

  木质帆船的改造,终究这是权宜之计,在朱棣这一段时间的过度,等朱棣的几个小型水力发电机完成了,朱棣就可以小批量的生产一些比较高质量的蒸汽机了,目前还没有橡胶,也只能找其他东西勉强代替一下。

  在大规模发电厂没有建设好之前、电网没有大规模铺设之前,可以把这些蒸汽机用在一些大功率的、用电不便的行业上,比如火车头、矿山、蒸汽船等,

  目前受限于各种环境、技术的限制,在初期,电力的供应范围必将只有工业中心。

  想到自己的小型水力发电机,朱棣估摸着就是这两天,自己需要的机组都会完工了。这几天朱棣比较忙,而且整个工程也到了后期逐渐收工的阶段,也没有什么需要朱棣手把手教的了。所以朱棣还不清楚具体还有多久完工。

  整个项目,虽然在21世纪看来,就是一个动手达人一两天的工作量,但是朱棣整个完成下来磕磕绊绊的用了近二十天,人力物力更是没得比。

  而且朱棣很多时候都要手把手教他们的,没有一个完整的工业加工体系,特别是叶片加工,全靠手敲、手磨,也实在是太难为人了,并且最后加工出来的质量也没没有那么理想,只能说将就着用。只能说是任重而道远。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星星阅读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星星阅读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星星阅读app为您提供大神光滑曲线的从明朝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御兽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