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上说因为复兴会组织在基层展露出了极强的组织力和行动力,加上明政府的政府信誉极高,使得农民非常信任复兴会派来的指导员和复兴会的上级组织部任命的乡农会会长。
这种情况极大的促进了农民和农会之间的关系,也使得农会可以最大限度的组织农民办大事。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地方的基层出现了村农会指导员、乡农会会长独断专行、一言以决村、乡全部事务的情况。
根据监察部的走访和调查,很多村庄农会的搭建主要都是复兴会政工干部的功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建立了自己对农民们的绝对信誉和权威,乃至于可以绕过农会对农村事务做出决策。
而后来被农民们推举的本地农会会长以及村民们组成的农会反而是空架子,沦为指导员做出决策之后的执行机构,没有其他的权力。
因为不具备学识的硬伤,相当长一段时间,农会的搭建和农会的生产都是指导员一力承担,这需要权力的集中,需要高度的话语权。
一开始,这的确是利大于弊的。
因为只有指导员具备那个能力把农会搭建起来,并且组织大家完成土地分配、登记和恢复生产的工作,其他人不行。
所以这一阶段,大大小小的农会组织完成建立,明政权得以高度统合基层力量,完成了很多在南宋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是随着几年来扫盲教育的大力推动,农民们逐渐脱离蒙昧,有了一定的知识,有了一定思维能力,而村子里的指导员们却似乎还没有从大家长的身份完成属于自己的转变。
他是来辅助工作的,不是这个村子里的太上皇,不是来这里对大家指手画脚作威作福的。
然而实际情况就是如此,指导员们因为建立农会、分配土地、恢复生产和指导扫盲的巨大功劳,使得村民们包括农会会长都习惯性的无条件的服从他的指令。
苏咏霖最初设计农会制度当中规定的农会领导层由全体农民选举产生、农村事务决策需要农会全体表决这两条几乎就没有运行过。
当然,最开始这条制度确实没有运行起来的条件,大家依靠惯性推举农户中大家都能服气的人来做农会会长已经是极限。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认字的农民们多了起来,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有一些指导员和农会会长因为过于强势的态度和盲目遵从上级指令、不体恤农民实际处境的情况,从而和农民发生冲突。
比如苏咏霖因为多次战争的胜利使得财政状况大为宽裕,于是定下了大基建政策,要求各地审时度势,根据实际需求订立工程计划,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修筑足够的基础设施以对抗自然灾害。
结果这个命令传到地方就变成了不惜一切代价加油干,一定要赶在自然灾害到来之前完成水利工程和道路,这是陛下的号召!
于是政令一层一层往下传达,一层比一层要求急切,到了乡、村这两级,乡农会就开始要求村一级的农会限期修路、修水利工程。
政令下达的很快、款项到位也非常干脆,然后就要村子里抽出劳动力负责修建水利和道路,觉得这是对他们有利的事情,他们一定很高兴。
但是事实上传达政令的时候还是在农忙时期,农民们还要忙着自家的土地耕种,忙着自家的一些活计,没时间,工期跟不上,以至于抽不出足够的劳动力来做工。
有些人家觉悟好,出了劳动力帮着修建水利工程和道路,结果自家农活跟不上进度,夏粮和秋粮守成不好。
而有些人家偷奸耍滑,没有让主要劳动力去帮忙修建水利工程好道路,主要就是在忙着自家的农活,自家农活做的不错,收成好。
这样一来,村子里的农民也产生了矛盾,觉得不公平,村农会不能很好的协调,便纷纷罢工不干,吵着闹着要先把自己的土地伺候好。
这种情况下,合理的方式应该是村农会向上与上级部门争取,协商,争取把时间调整过来,为农民减轻负担。
或者本身劳动力数量足够的话,就和农民们协商一下,组织部分劳动力集体耕种大家的土地,保证大家的农业收成不会耽误,另一部分劳动力前往修筑工程,满足上级需求,两不误。
但是实际执行层面上,这样的情况出现的不多,反而出现了部分指导员和乡农会会长为了争取功劳、讨好上级而不顾实际需求,强制要求下级完成目标的情况。
为了讨好上级、彰显自己的功绩和能力,这些村指导员和乡农会会长不顾农民的实际情况、强逼他们上工,以至于农民非常不满。
甚至于在某些地方出现了村指导员强制要求农民上工,农民忍无可忍,于是拥护农会会长驱赶农会指导员的事情。
或者某些不愿意看到农民受苦受难的指导员带领农民们去乡农会请愿引发村农会和乡农会矛盾的事情。
双方多次闹到县里面,县里面的官员对于这种事情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不知道是该考虑民情还是考虑上级指令,一时间难以做出决策,只能继续向上反应,缺乏变通能力。
谷</span>这种事情一开始比较少,没有引起上级复兴会分部的注意,后来随着黄河工程的推进而使得这些问题陡然加剧。
终于,随着山东反腐的问题,这一类问题也被监察部注意到了。
孔茂捷通过部分州县复兴会分部的汇报,注意到了这个情况,然后派人走访调查相关地区,实地考察数月之后,用汇聚起来的材料写成了这份报告,提交给了苏咏霖。
材料中详细列举了苏咏霖发布大基建计划政令之后地方上的一些乱象。
苏咏霖读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因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脆弱性,其模式难以抵御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局部地区的水利工程不能对冲巨大的自然灾害。
一旦遇到大规模自然灾害,小农经济下就是哀鸿遍野,饿殍遍野。
而在华夏这片大约每五年就要发生一次较大规模自然灾害、气候异常的土地上,小农经济就有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集体农业对冲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将是有效保证农民个人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的有效方法,也能够集中全力修建必要的水利工程以应对灾害。
所以苏咏霖一直都在努力推进农会的搭建,并且也在中央层面推动制定集体农业经济的法律。
他准备在之后出台集体农业法,以法律条文形式把农会这个应急的产物正式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业集体化。
然而在此之前,若不能解决掉这种一言堂的普遍情况,不能完善基层农会组织的运行方式,必然会影响到之后的集体农业经济的建设。
由此,苏咏霖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
他所着眼的,是千年变局,是大革命,没有工人做先锋队,就只能由他的组织来做先锋队,引领分散的农民集合为整体,向未来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他的先锋队不能持续坚决的前进,不能保持坚定的信念,不能指引正确的方向,对于明国而言,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大踏步退回封建轮回都算是运气好。
比起后来的很多国家,苏咏霖面临的情况更加严峻,因为农民人数更多,科技水平更低,识字率也更低,想要完成彻底的变革,对于先锋队的要求太大了。
一支军队打仗,先锋军必须是最精锐的,不仅要开路,还要能打败对方的先锋军,这样可以激励己方士气,要是先锋军战败了,大军也会蒙上浓重的心理阴影。
说真的,苏咏霖承担不起先锋队失去方向的后果。
若要保证先锋队不失去方向,制度建设和理论建设当然非常繁杂,而在浩如烟海的制度建设和理论建设原则之中,有两个如定海神针一般的基本原则是绝对不能违背和抛弃的。
其一,是民主集中。
其二,是紧紧依靠人民。
这两个基本原则苏咏霖都是写在复兴会规定章程之中的,每一个复兴会员都该是知道的。
但是落到执行层面,一样被苏咏霖滞后了。
所以大部分人可能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他们知道朴素的推举是什么意思,至于需要技术力和规则加持的选举,可能就不是那么清楚该怎么运行了。
同样,他们贯彻落实这两个原则同样需要时间,需要苏咏霖的耐心。
这是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事情,但是这依然是他的问题,所以在随后召开的复兴会中央会议当中,苏咏霖进行了自我检讨,向与会会员做了报告。
——————————
PS:今天是2021年的最后一天,也是双倍月票的最后一天,大家手上还有月票的话还请多多投给我哈~~当然推荐票和打赏之类的也请多多的砸向我吧~~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星星阅读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星星阅读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星星阅读app为您提供大神御炎的启明1158评价
御兽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