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楼>言情小说>人生的真相>第 21 章 第二卷 第五章
  第五章

  在学校,我们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着,无非就是教室、宿舍、伙房、阅览室,都在院子里活动,上体育课的操场也在院子里。每到大课间,全校的师生就排成队伍到操场上去做广播体操。体育课也是在这里上,那时操场北侧是一排器材室,李老师教我们在绿垫子上练习仰卧起坐,跳鞍马,扔标枪,扔铅球,练过不少的项目。但是我的体育成绩平平。操场东边就是大门了,大门对面就是一户人家,开着小铺,那也是我们常常光顾的地方,买文具,本子、零食和生活用品。

  要说我们在学校有没有文娱生活,那只能说有过一点,那就是我们在阅览室看过一段时间的电视剧,名叫《霍元甲》,那时候,好像是麦熟前后吧,快到夏天了,白天越来越长,学校的阅览室里,放起了电视剧,而且老师和同学们都奔走相告说非常好看,于是每到黄昏,大家都聚集在阅览室里看着,那时在书橱上摆着一台大约是14英寸的黑白电视,每天到点就演,演的是一群梳着大辫子的男子们在一起打打杀杀的片子,主要是那主题曲太好听了,《万里长城永不倒》,那歌词典雅工整、感情真挚,旋律大气磅礴、慷慨激昂,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感慨万千,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让人不由得振奋精神,心潮澎湃,爱国、爱民族的感情被唤起,而且剧里的男士都留着长辫子,还都会武术,简直是另一番新奇的天地。第一次知道男人居然可以像女子一样梳辫子,而且人类还可以会武术。自从看了这个电视剧,我才知道当初日本人跟中国很早就总是过不去。

  春天,学校还组织了一次全校运动会,就在这个操场上举办的,我们全班的同学去给运动员加油,助威,运动员们在操场上走来走去,小红是运动员之一,跑完长跑,满头大汗,披着一件不知是谁的绿色军大衣溜达,以前我以为女孩子只能穿鲜艳的暖色调的女式衣服,如今看来女孩穿着冷色调衣服也很好看嘛,别有一番新意。我们偶尔也会到学校后边的河堤上玩,春天的大堤上柳树从发芽到长叶的过程,河里的冰融化的进度,我们都能看到,大堤上还有外地来的养蜂的,一排排木质的蜂箱子,还有临时搭起的小房子,以及工人头上戴着大帽子的取蜂蜜的情景,都深深的印在了我们那十几岁刚刚观察外面世界的脑海里,学校的大门对面就是我大姑家所在的村子。

  天气越来越热了,已经到夏季了,我们都是早晨起来跑完步,洗漱完,先到教室上晨读,读语文或者英语,然后才是打下课铃,在宿舍吃饭,再回到教室上课。早晨的时光脑子特别清亮,所以大家都努力大声背诵着、朗读着,我也一样,端着书认真的读着,可是今天突然感到教室里越来越燥热,热的我都没法读书了,一着急,我就拿着书走出教室,来到院中,看到南边教室后边的花池子那应该凉快,太阳初升,南排教室北侧有点阴凉地儿,于是就走过去,蹲在花池子里继续读书,花池子里种着月季,前几天刚刚下了点雨的缘故,花池子里还是潮湿的地面,读着读着,突然感到身体一热,也没在意,等下课来到学校东南角的厕所一看,才知道来例假了,因为之前已经听四香说过了嘛,所以并不害怕,就去找王可,她领我买了月经带和粉色长条形的卫生纸,来到厕所,教我怎么处理。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初潮因为是在常年不见阳光的南墙根儿潮湿的花池子里来的,使得身体遭受了阴凉潮湿气体的侵袭,慢慢发展几乎害了我的整体健康:开始是常常胀肚子,早晨浑身酸痛起不来,太阳一晒就头痛头晕浑身冒寒气,后来导致感冒不好造成鼻窦炎,腰痛、膝盖痛、肩膀痛、手腕痛、手肘痛等等亚健康病痛,在随后的三年内都发展成形了,严重影响了我的活泼与健康,同时也影响了我的学习成绩和心情的轻松愉快。当时我是虚岁15岁,之前是很勤谨的,早晨说起就起,毫不发憷,常常天不亮就起来随父亲去拾山芋和花生,初一上学期,也是晚睡早起的点蜡烛刻苦学习(早晨开灯影响别人),那时候,根本不觉得早起是困难的事,太阳晒着也不会感觉浑身难受。ωWW.bimilou.org

  我希望我这半生所受的痛苦,今后的女孩子不要再遭受一遍,所以我详细的写出来,希望当母亲的在自己女儿成长的不同人生阶段,一定要关注她,并及时嘱咐她各种注意事项,努力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心里安全、健康快乐。例如:一、不要与自己亲人以外的异性单独共处一室,除非工作场合或者旁边有人,以防万一。二、女孩子在12岁以后,天葵将至之时,千万不要近距离接触常年晒不着太阳光的阴暗潮湿环境,尤其是南墙根儿、背阴凉处,以防造成寒湿体质。三、在女儿30岁之前,婚前成长到婚后最初那几年,一定多关注、叮嘱并适当协助她,至少陪伴孩子成长到30岁,最好的40岁,以后的道路就能顺畅多了。

  当年开始那些天,是没什么事的,学习生活一如既往的度过,后来偶尔感觉到肚子胀,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年龄小嘛,没有人生经验,也不会总结推理,就是以为着凉的,过段时间也就好了,好在不是疼的难以忍受,也就不在意,依旧一天天的过着平凡、忙碌的学习生活。周六回家,就是告诉母亲说一声说我在学校来例假了啊,同学教我处理的,妈妈说有同学挺好的。

  大爷爷家的大姑来了,我的爷爷哥三个,我爷爷行三,所以大爷家的大姑比我奶奶小不了太多,也就小几岁,所以,每次她回娘家,她都要来我们这院找她的三婶子聊一聊家长里短,两个老太太盘腿坐在炕上聊着,爷爷则是盘腿坐在西头炕上,一副闭目养神沉思的样子,爷爷从来不多说,不少道的,没用的话不多说,有用的话不少说。奶奶看到我进进出出的,就对大姑说:“这孩子学习好,又懂事,又勤谨”大姑说:“嗯,打小我就看着这孩子好,这样大人多省心呐”两个老太太开心地笑了。

  爸爸回来了,买了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我一看跟我们学校阅览室的那台电视差不多,前面是黑框,后面是橘黄色的,父亲把电视放在了爷爷奶奶住的东屋,说是让老人看电视,然后又在院子里安了一根电视杆,高过了房顶的可以旋转的那种铁杆,顶部是一个金属架,只能收到几个电视台,而且换台的时候,还得一个人在屋里盯着电视屏幕,一个人在院子里转动电视杆,对准电视台的方向,当屏幕上的哗啦啦的雪花变成清晰的人物的时候,屋里的人则赶紧大声喊:“行啦,行啦,别再转啦”外面的人即刻停止转动,不然稍微偏一点儿,那台都不正,不是最清晰。

  快六一儿童节了,可能是学校里组织歌咏比赛活动,课间的时候,老师来让大家报名,我没报,因为我没准备,而且我会的歌曲很少,老师就走到我们课桌前,专门问我报名不,我说:“我不报了,我也不会唱歌”但是从那时候起,我就想:我得学学唱歌了,不能只会那几首小学时候学的《学习雷锋》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啦,到时候参加个比赛节目什么的,不也可以丰富学习生活嘛。

  新的一周又开始了,天气越来越热,大家都穿起了单衣服,我就穿着北京蓝的新裤子和那件天蓝色的衬衫来上课了,同学们都说这港衫的确新颖好看,许是人家南方热吧,要不怎么衣角都做成抹角的呢,而且衬衣的做工也确实很好,处处显露出精致,挺括的衣领,四处都包着边儿,一排亮晶晶的扣子,里边却是结实的摁扣,肩膀上的小格布也很提神。

  到了下午放学,离着开晚饭还有一段时间,我今天没去阅览室看书,待在教室的北排课桌前写作业了,班上稀稀落落的坐着十来个学生写作业,这时班主任杜老师踱着步走进教室转悠,我也没注意,自顾自的写着作业,忽然杜老师来到桌旁说:“哎哟,我说你这褂子,怎么还不是一个色儿的呢?有蓝的还有格的,好像还一块儿一块儿的像补丁一样呢?”当时我正低头写作业,被这样的话说的愣住了,一时不知所措,不知怎么回答,我被这种说话方式惊到了,从没听过这样的不温不火、绵里藏针的奇怪言语,15岁的我既紧张又震惊又困惑,同时还有点难堪。这时再一看,杜老师已经从后门走出去了。我放下作业,心想:老师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是问句,好像又不是真的疑问,无需作答,噢,这是不是不想让我穿这件衣服啊?我再也无心写作业,站起来走到后边黑板前,站在那里思考,我估计是这个意思,哎!老师啊老师,要是不希望我穿这样的衣服,你不就直接说吗?干嘛这么拐弯抹角的连讽刺带挖苦的呢?我这件衣服我也没觉得算奇装异服啊,它不就是一件衬衣吗,方领系扣的,只不过是两块布做成的,我家也是老古板的家庭,如果是奇怪的衣服我也坚决不穿啊,我站着发了一会楞就决定马上回家去换衬衣。

  我来到阅览室跟段老师告假说有点事,得回家一趟,老师说行啊,我就回到宿舍,推着车子就回家了,好在当时是夏天,白天长,天黑的晚。因为我们那时候每周几乎可以回家两趟,而且还是上初一,大家是能回家就都回家,所以,基本上也不往宿舍里多带衣服。第二天,我换了别的衬衣,早早回来上课,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在外面穿过那件衬衣,虽然我很喜欢它的颜色和做工的精致。

  那年代,我们每年都放四个假期,一般6月初,就放麦假,7月上旬再放暑假。学校放麦假了,我回到家里,奶奶让我打开皮箱,把她和爷爷的装裹衣服拿出来,去院子里的铁丝绳上晾晒,说是怕着了虫子,这些大大小小的棉衣、棉裤、棉大衣、棉帽子都准备了好几年了,每年我们都得给晒一次。然后奶奶又让找出来爷爷的蚕丝上衣,是那种象牙黄的颜色,又轻巧又沙棱,奶奶说这种蚕丝衣服特别凉快,而且洗完一抖落就干,全家就只有爷爷有那么一件,别人都没有,而且奶奶说,因为爷爷上班嘛,就得穿好点儿,她从来没有让爷爷穿过带补丁的衣服。

  自从分了生产队,我们都是两家人一起干活,大伯常年在外上班,父母就领着大姐二姐她们下地干活,后来父亲在外面联系业务越来越熟练,订单也多起来,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大伯家和大大伯家两家人的日子,经过晚上和母亲商量以后,父亲就喊着他们两家一起干副业,就是做一种胶垫,地点就在大爷住的那栋房子里,虽然没有工厂的规模,可是为了叙述方便,我就暂且叫它小厂子吧。

  爸爸在外联系订单,妈妈就在家领着哥哥姐姐们在那个院子里制作胶垫,所以,那栋房子里总是弥漫着汽油味儿,母亲既是领头人,也是会计。到了秋收,三家人就一起到地里干活,俨然一个小生产队。那个大大伯家有五个儿子,在八十年代,谁家要是没儿子不行,别人会说这家是绝户,可是谁家要是有五个儿子,也是一件有喜有忧的事,喜的是人丁兴旺,忧的是在当时人们的常识里,哥们多,意味着经济条件差,甚至是贫困,如果都大了给他们一个个的娶媳妇,也就相应的困难了。我想那时候,父母一是因为订单多,再一个也是为了帮助他这两个哥哥吧,所以喊上他们一起干副业。果然,后来这厂子赚了些钱,三家分了,再加上分地以后人们收成好了,很快哥几个陆陆续续的都结婚了。

  生产队分的地都是零散的小长条儿地,东一块,西一块,哪的都有,总之每天都去不同方向的地里去割麦子。当时我们村人少地多,据说才二百来个人,分地时是按一人五亩地分的。过去的大场也被分割成几小块儿,后来不够分的,有的人家自己在旁边寻一块平地轧成场,用来晒麦子和压麦子。

  每天晚上,父亲就磨镰刀,磨出一大把来,第二天早起,大家带着帽子,拿着钩镰和白色水壶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割完再用牛车拉到场里晒,那时,还没买拖拉机,就是用牲口套上牛轴压麦子。麦收的太阳真是晒得慌啊,我当时就觉得晒的我身上、胳膊上起鸡皮疙瘩,往外冒寒气,头晕难受,现在想来,那时就已经造成寒湿体质了。

  晒麦子,翻麦子,牛拉着牛轴转圈压麦子,烈日当空,鞭子在火辣辣的阳光下叭叭炸响,拢麦秸,堆麦粒,扬麦场,拿着各种麻袋、帆布口袋灌麦子粒,排成一排一排的麻袋,以及前进车上码着的麻袋山,这一幕一幕场景,如同就在昨天。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星星阅读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星星阅读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星星阅读app为您提供大神花儿谢了再红的人生的真相

  御兽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