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楼>言情小说>人生的真相>第 10 章 第十章
  第十章

  1981年的八月份,我们开学了,我升到了四年级,过了些日子,我家搬到了新房居住,我时常和妈妈感叹:“唉!姥姥忙活半天也没住上新房,如果我姥姥活着该是多么好啊!”父母将爷爷奶奶接过来一起住,他们住东屋,父母住西屋,我和妹妹还有二姐我们住东屋。父亲买了一个收音机,台式的,带着两个突出的旋钮,爷爷每天都听收音机,那时正播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和《杨家将》,每天都是吃早饭的时候正播出,我便跟着一起听,听完正好去上学,我发现评书真的很好听,慢慢听上了瘾,觉得那是另外一种文学样式和另类生活方式。

  今年四个村的小学又合并了,我和小俊又到了一个班,我们相约坐到一个桌上,教我们的老师是东村的王老师,他花白的头发,很儒雅的样子。大概一个月后,老师说我们要开作文课了,他说让我们放学后去找当时正上五年级或者初一的同学借一本作文启蒙书,叫做《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我想到我二姐刚上初一,她应该有,便决定放学后去她家找她借。筆蒾樓

  放了学,我放下书包,便走向二姐家,当我走到大街正中央电线杆前面的时候,看到有个堂兄在那站着,他问我:“干嘛去?”我说:“我去找我二姐要本书,老师说你们这一届都有这本书”他问:“嘛书啊?”我说:“老师说叫《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没想到听到这,他一边转身一边说:“我这就有,走,我给你拿去”我朝二姐家方向看了一眼,便随他来到他家,东屋内,他拿出一本浅绿色封皮的书:“你看,就是这本,成好了”说着便打开了,因为别人向我夸耀这本书好,并且还打开了,我也不好意思拿起来就走,便顺势接过来放在炕沿上翻了一下,这时这个15岁的堂兄竟然趴在我的后背上,胳膊绕过我的肩膀,边伸手翻书,边说:“你看这本书多好哎。”我很讶异,感觉腿后面有异样我心想:他什么时候把外间屋的烧火棍拿屋来了。而且我觉得被压得难受便一挣说:“你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啦”他站到旁边去,我拿起书说:“这书我借去看看,赶不用了我再还你啊”他说:“行,你拿去看吧。”于是,我拿着书回家了,这事虽然当时不悦,可过后也便忘记了。因为当时不懂得,当时周岁还不到11岁。

  这本书的第一卷:学前及小学阶段,是我在2008年春天写的,当时是觉得担心以后再写,可能会忘记童年的很多事,便提前写下来了,2019年11月18号,开始写第二卷。我看到我当时的草稿上写着:写这一段对我来说是如此的艰难,不亚于当年岳飞被麻撕皮的那种钻心的撕心裂肺般的痛楚,昨天,因此而停笔一天,想来想去,觉得这一段经历,毕竟是历史,我一直本着真实的准则,这一段不得不写,不得不撕开这个伤疤,尽管使我身心鲜血淋漓,可是为了能使看到此书的人们,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我还是决定写这一段,以及这一段对于一个女孩子的心理造成的影响,希望天下的父母都保护好自己的女儿,提醒和叮嘱她免遭伤害,并管束、指正好自己的儿子,同时希望那极个别有不轨念头的人,收起他罪恶念头,约束好自己的行为,让社会真正美好和安全。

  升到了四年级,学科增加了自然和地理,生活忙碌起来,我们四年级在最后一排教室的最东面,西面是五年级,那时候没有六年级,是五年制。我觉得在小学时更换几个老师,也不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对于谦虚好学的人来说,我们上小学时,是一年一换老师,从不同的老师那,可以学到不同的东西,体验到教法的差异,风格的不同,也可以学到一些新技能。像我们四年级的王老师就是这样,他可能是上过私塾,有时会给我们讲几句孔子的话,有时还善于讲故事,我记得他讲过一个名叫孔瘪头的故事,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王老师还能画画,当时我们还没上过美术课,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简略几笔,就可以画出一棵大树的形象,这让我们啧啧称奇。我们虽然没有美术课,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喜欢画画,小俊不知道在哪找到一些古装的仕女图,她画,我也跟着一起模仿着那古装女士画画,画完自己欣赏,周围同学品评,感觉也很有趣。

  那时候,我的语文和数学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我们四年级的语文课文,绝大部分都是我范读的,每到学新课文,老师便让我先在课堂上范读一遍,他再开始讲解,同时我还是数学课代表。

  这时,四香已经上五年级了,就在我们班的西边,放学后,我们便一起走着回家,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她约我去学骑自行车。周末,我们便各自推着自家的自行车去南场,我在家一说学骑自行车,父亲便在他那大铁驴自行车的后衣架上横向绑了一根大木棍,因为那年代,还没有童车,至少农村没有,小孩子学骑自行车只能是用大人的二八车甚至大铁驴去学习。

  开始学的时候,都是大人在后边给扶着,先学遛车子,再学掏腿儿,然后学习骑大梁,最后才能坐在车座子上骑自行车。父亲给我扶了一会后衣架,然后一个大几岁的姐姐给扶了一会,就这么慢慢的学,慢慢的练。一次,给我扶着的姐姐已经放手了,可我还不知道,我以为她还在给我扶着跑呢,我居然晃晃悠悠的骑了半圈,高兴的呵呵笑,她在后面扬声说:“你这不会骑了嘛,平时别慌,别看脚镫子,也别看车把,你就看前头就行。”我答应着,这才知道她已经撒手了。

  一天,我和四香已经练习了有几天了,我俩回来推着自行车上坡的时候,有几个婶子正站在当街,看见我们车子上绑着棍子,朝我们笑了,她们说:“哎哟,你们俩学车子去啦,怎么样,学会了吗?你俩多大唻?”我刚要说还没学会,四香说话了:“我12岁唻,她比我小点儿。”我有些惊讶,等走过去,我问她:“咱俩不是一般大吗?你为嘛说我比你小呢?”她说:“这个你还不明白呀,我这样说不显得好嘛,我会掏腿儿唻,你还不会,这样说就不显得你学得慢唻。”我呵呵的笑了,心想她真是比我想的周到,我怎么就想不到这个呢。不过,我的生日是比她小一些。我估计我是腿脚不够灵活的人,因为我从小也没学会张跟头、折拦腰、贴墙倒立等等,小伙伴们这些可都会,她们说我骨头硬,腰不软,可能这也是我学自行车比四香慢的原因吧。

  发了新书,爷爷教我和三姐包书皮,用那种牛皮纸,在我家的东屋炕上,我们学会了包书皮。然后,爷爷写了一段文字,说让我俩加标点,我一看上面写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呀!好美的一段文字描写,好伤感的心绪,我感到了一种震撼我心灵的艺术美。我已经忘记我们是怎么加的标点了,后来爷爷给我们念了断句,加上标点,爷爷说这是古人写的词。我问爷爷:“什么叫古人呐?”爷爷说:“古人就是过去的人,古时候的人。”我问:“那他们现在在哪?”爷爷说:“他们早就死唻”“噢”当时我们还不知道“词”这个概念,但是我一下子记住了这种文字美。

  爷爷在解放前是上过私塾的,后来又学的中医,他开药方写的都是繁体字,白天去当时我们叫做药铺的诊所上班,农民们平时起的早,白天还得去生产队干活,所以,有的人就是在早晨或者是晚上,来我家让爷爷给看病开药方,如果我在家,爷爷就让我替他写药方,逢到我不会写的字,便问爷爷,他盘腿闭着眼睛想一想,然后说:“噢,你得写简体字,这样写”然后还告诉我几克的克字,可以直接写成拼音g。

  我想爷爷一生行医,后继乏人,有时就问爷爷,为什么不让我大伯或者我父亲跟他学中医,爷爷便说是他不让学的,因为这职业太辛苦,还总是生气,所以就不让他们学。后来还是奶奶给讲解的详细。原来,当年解放前,爷爷自己开药铺,有时遇到不分五更还是半夜的,病人家属来喊,爷爷就得出诊,而且不管是什么大风大雨的天气,最主要的还是,当年爷爷行医非常善良,遇到那没钱拿药的急病人,爷爷总是让他们赊账先拿药去救人要紧,然后有的人总是不来归还,到年终,爷爷便自己走路几里地甚至十几里地去要账,可是遇到好人便说好话央告缓一缓,遇到那不说理的不还账还耍横说点子不好听的话,爷爷便寒心了,说再也不让子女学医了,于是我大伯学的是农业技术,我父亲务农。

  不过,在愿望里,我想爷爷一定也有一种遗憾吧,谁不想自己的技艺和积累的经验有人传承呢,我在二三四年级一直学习很好,可能是爷爷想培养我吧,不但经常让我替他写处方,而且等看病的走后,他还时常跟我讲一些有关中医的知识,例如:脾主土,开窍于唇;肝主木,开窍于目。例如:甘草能调和百药的药性,一般的处方里都有甘草。还有十八畏,十九反等等。还有吃螃蟹犯什么,吃大葱犯什么等等,并且熬药时如果熬干了,宁可倒掉,也千万不能再倒上水继续熬,否则轻则中毒,重则死人,还有喝中药讲究的是药灌满肠,也就是饭前喝等等。我是非常喜欢学习各种知识的,爷爷给我讲解,我便非常爱听,也不停地问这问那,所以,爷爷便更愿意给我讲解了。

  有时,爷爷也给我们讲古人的名人名言,像: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议人非等,后来二姐也说爷爷也常跟她说这句话。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星星阅读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星星阅读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星星阅读app为您提供大神花儿谢了再红的人生的真相

  御兽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